民事糾紛,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律師回復
-
月幫助201720人在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方面,我國目前存在多種理論學說,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主流的民事主體判斷標準 主流的民事主體判斷標準認為,民事主體的本質條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的存在;二是國家法律的確認。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是民事主體存在的決定性因素;國家以法律形式加以確認,也是其存在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在商品交換中逐漸形成的平等的人格和地位,是產生民事主體的前提條件;而在商品交換和其他民事活動中,享有充分的財產自主權是民事主體成立的必要條件,如社會團體要成為民事主體,應當具備必要的財產;民事主體在其財產權的范圍內,對外具有承擔相應財產責任的能力,即任何民事主體都應以自己獨立支配的財產,對外獨立承擔財產責任,這是民法調整商品經濟關系的一個重要規則,也是各國民事主體均須具備的條件;民事主體是一個法律范疇,它的確認不僅依賴于物質生活條件,而且取決于統治階級的意志,實際上,哪些自然人或社會組織可以成為民事主體,以及這些民事主體享有哪些民事權利,都是由國家法律加以規定的?! ?、抽象人格論 抽象人格論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成果,它已經成為西方民事主體制度的重要理論基石。抽象人格論認為,衡量能否成為民事主體的標準,應當看其是否具有獨立的法律人格。抽象人格,是"抽象的法律人格"的簡稱,又稱一般的法律人格、一般人格,是指人們平等普遍、獨立自由且終身享有的不可變更、不可轉讓的民事權利能力?! ?.民事權利能力論 民事權利能力論認為,凡是法律關系的主體,都應具備能夠依法享有權利、履行義務的法律資格,即權利義務能力,簡稱權利能力。權利能力是一個自然人或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確認。具備法律上的人格才具備法律上的主體地位,才能成為法律關系的主體?! ?.民事主體功能論 民事主體功能論認為,法律對于民事主體的規定,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在人文主義的影響下,賦予所有自然人民事主體地位,使其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有相應的權利義務;二是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和發揮特定的功能而對一定的社會存在賦予民事主體地位,確認其權利能力,這主要是針對社會組織和特定財產而言的。個人在經濟和社會中發揮著重要功能,是法律確立自然人民事主體地位的根本原因。法律賦予一些社會組織有獨立于其成員的民事主體地位,也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團體的特定功能。一些社會存在要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發揮功能作用,就必須通過參與一定的民事法律關系才能實現,此種情況下,法律就有必要賦予某些社會存在民事主體地位?! 。ǘ?、對以上幾種理論學說的簡要評述 從上述各種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其一,民事主體的主體地位必須得到法律的確認。此為上述各種理論的共識。認為盡管從根本上說,一個社會主體取得民事主體地位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但從現實的角度看,法律畢竟是控制社會的一種工具,控制進入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范圍是立法者進行社會控制的一個重要手段,因而,一種社會主體能否取得民事主體地位完全是立法者選擇的結果,民事主體資格是法律所賦予的資格。其二,民事主體的確認的具體條件不同。傳統民事主體判斷標準"為四要件,即名義獨立、意志獨立、財產獨立、責任獨立,缺一者不能被法律確認為獨立的民事主體。對于"傳統民事主體判斷標準"的四要件,已經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其將大量事實的民事主體排除在法律主體之外,不利于經濟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抽象人格論" 對于解釋各種類型的民事主體的地位何以平等,則很有說服力和學術價值,但在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問題上,沒有提出實質性的見解。因為"抽象人格論"認為在" 抽象人格"之下,還有各種具體人格,包括自然人、法人、第三民事主體等,但這種具體人格的判斷標準是什么,則未提出。權利能力只是對民事主體共性特征的一種抽象,是立法者為了將法人引進民事主體領域的一種立法設計,而不是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 "民事主體功能論" 在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問題上很有新意,角度獨特,提出特定功能是民事主體確立的重要依據。但問題是所謂的“功能”如何把握則沒有標準?! 。ㄈ?、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的小結 民事主體經歷了從非全部的自然人,到全部自然人再到法人和自然人并存,又有現在民事第三主體——非法人團體的出現,這么一個漫長的發展歷史,說明了民事主體范圍的逐漸擴大。同時也說明:法律對社會上活動實體的主體承認是有條件的,而不是漫無目的的任意設計?,F代法律對自然人的主體地位的確定,沒有什么爭論,現在在理論界分歧較大的是非自然人的民事主體判斷標準問題。在我看來,非自然人主體要被確立為民事主體,應具備獨立的意志,可供其支配的財產和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首先,只有具有獨立意志,才能成為其他主體的一個具體的交易對象,才能與其他主體發生意志交流,安排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從而建立民事法律關系。其次,擁有自身可支配的財產,是一個客觀實體成為民事主體的重要物質基礎,只有經濟上的獨立才有人格上的獨立,非自然人要參加民事活動,必須有一定的財產為基礎。再次,非自然人主體能獨立地承擔責任。只有當其能一自己的名義獨立承擔責任的時候,才能在其侵害相關主體的權利是受到懲罰,受害者才能得到救濟。 總的來說,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理清民事主體和人格、權利能力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減親輕民事主體判斷標準的模糊性。 原問題:《民事主體在生活中如何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回復于 2022-11-17 16:13:00
-
相似問題解答
我想問下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首先你老公公司的做法是違反了法律規定的,可以根據法律老保護自己的權益.法律規定只要存在勞務關系,用人單位必須為員工交納社保.這是單位交而不是應該是個人交.根據你說的情況我建議你這樣。首先去勞動信訪部門去信訪,要求公司給員工正常交納社保.而且姐妹之間的糾紛,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您好,糾紛發生的事實經過,您那邊保留哪些證明材料,需要如實告知。怎么維護自己權益
如何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要學會求得法律幫助。如: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服務所等。 2、可以通過非訴訟途徑解決,這是維護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向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反映問題,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爭議、糾紛?! ?、通工地受傷沒簽勞動合同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您好,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如果產生勞動糾紛的話,可以與單位協商或者申請勞動仲裁。申請勞動仲裁的,應當向仲裁部門提交能證明在用工單位工作的證明。第二個問題,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文本一般是格式的,需要勞動者注意的是合同期限、工資、工作地點、物業說小區內不讓散養貓咪,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首先,你們那個物業是按什么標準提供服務的?收費又是什么標準?他們該作哪些工作?按照合同約定完成了嗎?你作為業主都了解嗎?比如你說的消防措施,如果你們的樓建設的時候就沒有,或是物業接手時有欠缺,業主委員會又沒有撥錢補充636f7079e799相關法律熱點
相關法律條文
熱心律師
律師最新回復
-
回答并不詳細,并且后續的問題并沒有回答就結束了,對咨詢結果不滿意。
2025-01-20 03:47:12
來自用戶 cyz評價了 -
態度很好,但是只回答了幾個問題后面很關心的問題中午問了,到現在也沒給予回答。唉!!無語了??
2025-01-17 20:49:42
來自用戶 @橙熟iの柚稚i評價了 -
不怎么專業,問話方式不對,不怎么好溝通
2024-04-27 13:36:36
來自用戶 如果有來生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