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扶持家庭農場快速健康發展的意見
2025-07-01 14:59
224人看過
農場
家庭
農業
淮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扶持家庭農場快速健康發展的意見(淮政辦〔2015〕12號)濉溪縣、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
淮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扶持家庭農場快速健康發展的意見
(淮政辦〔2015〕12號)
濉溪縣、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中發〔2013〕1號)、《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的意見》(皖政辦〔2013〕35號)等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扶持家庭農場快速、健康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推進農業經營方式轉變為主線,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以土地流轉為依托,以扶持服務為保障,大力培育發展家庭農場,逐步實現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組織化,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推動現代農業不斷發展。
(二)發展目標。到2017年,全市發展家庭農場1000個,建設示范家庭農場200個。力爭全市家庭農場經營面積占總承包耕地面積的15%以上,生產作業主要環節基本實現社會化服務,經營者的收入高于一般同類型農戶收入的30%以上。
二、扶持政策
(一)加強注冊登記服務。鼓勵家庭農場登記注冊,取得相應市場主體資格。放寬家庭農場注冊登記條件,簡化注冊登記程序,減免各項收費,并在合同、商標、廣告等方面,對家庭農場提供支持和幫助。
(二)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各級財政要加大對家庭農場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現有各項扶持農業發展資金,重點扶持規模化糧食生產、特色種養業和特色養殖業三類家庭農場。扶持的內容主要包括田間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購置農業機械、檢測檢驗設備儀器,建設圈舍、大棚、冷庫等生產設施建設;農業標準化生產、信息化建設以及必要的倉儲、曬場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家庭農場貸款貼息等。
(三)加強農業金融服務。涉農金融機構要開發適合家庭農場發展需要的金融產品,制定專項貸款操作細則,將家庭農場納入信用等級評定范圍,予以信用貸款,提供多種形式的金融支持和服務。家庭農場用于購買農機裝備、建設配套設施的貸款給予利率優惠。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和農業保險保單質押貸款。擴大林權抵押貸款規模。
進一步加強各級政府部門在農業保險推廣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加大財政對農業保險的支持力度,要增加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擴大保險覆蓋范圍,在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基礎上,全面推廣政策性保險,將農業保險作為我市支農、惠農的重要舉措。鼓勵家庭農場積極參加政策性農業保險,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對農業經濟的穩定、助推作用。優化家庭農場保險服務,實行“單獨投保、單獨出單、單獨理賠”。
(四)加大設施用地支持力度。推動土地經營權向家庭農場流轉,建立土地流轉平臺。家庭農場應依法依規利用土地。按照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進一步支持設施農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國土資發〔2014〕127號)規定,積極引導設施農業合理選址,分類控制農業附屬設施用地規模。對于農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從事規模化糧食生產所必需的晾曬場、糧食烘干設施、糧食和農資臨時存放場所、大型農機具臨時存放場所等配套設施用地,選址確實難以安排在其他地類上、無法避開基本農田的,經縣級國土資源部門會同農業部門組織論證,可占用基本農田。占用基本農田的,必須按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原則和有關要求予以補劃。
(五)落實稅收、用電扶持措施。稅務、工商等部門要密切配合,指導家庭農場履行免費辦理稅務登記和依法納稅及減免稅程序。完善稅收管理措施,在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發票領用等環節,為家庭農場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家庭農場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生產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標準。
(六)加強人才支撐。充分整合農業、人社、教育等部門和社會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圍繞產前、產中和產后關鍵環節,按照全覆蓋的要求,對家庭農場經營者開展普及性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民學歷教育,切實提高家庭農場經營者的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把家庭農場經營者培育成職業農民。組織示范家庭農場經營者到農業院校接受農業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培訓。支持大中專院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返鄉創辦家庭農場。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區政府要加強對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工作的領導,將培育發展家庭農場作為創新農村經營體制機制,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重要抓手。縣區、鎮的涉農部門,要加大對家庭農場的指導和服務力度,為家庭農場發展壯大提供良好的環境。
(二)推進規范化家庭農場建設。加快示范性家庭農場的認定工作,對在知識技能水平、經營管理能力、物質裝備條件、生產發展規模、生產經營效益等方面示范帶動作用強的家庭農場授予市級示范家庭農場稱號,并在項目安排和資金扶持上予以傾斜。加大對示范家庭農場的宣傳力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示范性家庭農場認定管理辦法由農業主管部門另行制定。
(三)搞好社會化服務。建立家庭農場農技特派指導員制度,切實提高農技推廣服務能力,在創建品牌,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發展標準化生產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服務。支持和鼓勵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家庭農場提供種子種苗供應、農資供應、農機作業、統防統治、糧食烘干、農產品檢測、農產品物流配送等服務。
加強對家庭農場信息化建設的指導,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加強硬件購置、網絡平臺和家庭農場信息員隊伍建設。把家庭農場納入物聯網建設工程,利用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及時了解市場信息,促進網上營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強家庭農場的市場競爭力。
(四)維護家庭農場合法權益。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依法維護家庭農場自主經營的合法權益,依法查處向家庭農場亂罰款、亂收費、亂攤派的行為。針對家庭農場提供的生產、技術、信息、資產評估等服務,堅持自愿原則,不得強行服務或超標準、超范圍收費。對家庭農場開展公益培訓,不得增加家庭農場負擔。
2015年5月6日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