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轉發中國殘聯各專門協會2012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2025-07-01 16:44
291人看過
殘疾人
盲人
協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轉發中國殘聯各專門協會2012年工作要點的通知(殘聯發〔2012〕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殘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殘聯,黑龍江農墾總局殘聯:中國殘聯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轉發中國殘聯各專門協會2012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殘聯發〔201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殘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殘聯,黑龍江農墾總局殘聯:
中國殘聯同意《中國殘聯專門協會2012年工作要點》及中國盲協、中國聾協、中國肢協、中國智協、中國精協2012年工作要點,現予以轉發,請你們進一步加大對專門協會工作的支持力度,并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組織貫徹落實。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二○一二年二月十日
中國殘聯專門協會2012年工作要點
2012年是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和《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的重要一年,是中國殘聯各專門協會社團登記后開展工作的第一年。專門協會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第四次全體會議、第二十六次全國殘聯工作會議精神,以本類別殘疾人的“利益代言人、服務組織者和權益維護者”為目標,按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組織的活力和發展動力、增強親和力和感召力、增強國際合作交流影響力、增強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的要求,探索專門協會社團登記后工作新思路、新途徑、新舉措,突出重點工作、突破難點工作、推動創新工作、抓好常項工作,促進基層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一、圍繞中心工作、服務事業大局,夯實組織基礎、強化基層工作
進一步完善“殘聯領導、部門配合、協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弘揚人道主義思想,納入大局、服務大局、建言獻策、評議監督,貫徹落實中國殘聯專門協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創先爭優經驗交流會議精神,圍繞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中心任務,協助理事會、與業務部門互相配合開展活動。
強化專門協會規范化建設,推進縣級以上專門協會組織建設全覆蓋,注重組織建設的質量和實效。引導各級專門協會開展覆蓋面大、服務面大、受益面大的實效活動。加大對基層專門協會的指導力度,重點向基層、農村傾斜,推動區(縣)級專門協會依托社區(村)殘協開展工作。鞏固專門協會“創先爭優”活動成果,將“創先爭優”活動與殘聯組織建設“強基育人”工程相結合,納入專門協會工作評估考核,使之常態化、制度化。
二、實施三條主線、著力三項建設,建立三型組織、實現三個活躍
實施三條主線--開展殘疾人組織建設“強基育人”工程、開展社會化科技助殘、舉辦多樣性品牌活動;著力三項建設--素質建設、能力建設、制度建設;建設“三型”協會組織--學習文化型、服務能力型、創新活力型,全面促進“三個活躍”--殘疾人在殘疾人組織中更加活躍,殘疾人組織在基層更加活躍,殘疾人和殘疾人組織在社會上更加活躍。
三、積極調查研究、廣泛了解需求,培育綜合素質、提升服務能力
在總結近幾年調研成果的基礎上,按照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工作目標,組織開展聯合調研,就殘疾人普遍關心的問題向人大、政協提出議案、提案,向殘聯及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側重并加大智協和精協工作力度,積極推動心智障礙人士家庭財產信托保險試點等相關工作。
加強自身建設、能力建設,加大協會人員培訓力度,提高綜合素質,提升服務能力。發現、培養、輸送殘疾人后備人才,吸收新鮮血液,保持生機活力。發揮協會內設專業委員會作用,借助專項工作基地、家長資源、志愿者力量等,繼續打造各協會創造的無障礙與輔具、信息交流無障礙、你行我行大家同行、殘疾人創業論壇及創業之星評選、中途之家、特奧活動推廣、孤獨癥康復等品牌活動,突出個性與特點,形成優勢與特色,提升品質和影響。
四、加強文化建設、發揮特殊優勢,探索工作機制、增強協會活力
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強協會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進程中,既要分享成果又要積極推動參與,在殘疾人文化事業發展繁榮建設中發揮特殊作用,開展書畫展演、文體比賽、筆會采風等豐富多彩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滿足基層殘疾人精神文化需求。
探索活躍專門協會工作的長效機制,切實解決專門協會“經費、場地、人員”三落實問題,開展適應本類別殘疾人特殊需求與突出特點的專項工作。加強和完善制度建設,探索建立評議監督機制,在部分地區開展區(縣)級專門協會差額選舉試點工作,從制度上提高選舉的民主化程度。修訂《中國殘聯專門協會委員會工作規則》,制定《專門協會資金管理使用辦法》,按照國家法律和協會《章程》開展活動,突出公益色彩、符合殘疾人特點。
五、聯系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動員社會力量、提供社會服務
加強專門協會與殘疾人社會組織的聯系與合作,鼓勵、支持、引導殘疾人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管理、承擔社會事務,運用社會化工作方式,整合調動社會資源和力量,為殘疾人提供更多、更直接、更個性化的服務。與高校合作開展理論研究和社會調查,了解全國殘疾人社會組織基本概況以及地方對殘疾人社會組織的扶持政策。召開區域研討會,就加強和創新殘疾人社會組織管理與服務進行深入研討,開展試點工作,建立殘疾人社會組織的評估考核辦法。依托福建“同人論壇”,與殘疾人社會組織共同探討在“兩個體系”建設中發揮作用。開發殘疾人社會組織臺賬系統,實行常態化的實名制管理。
中國盲協2012年工作要點
一、增強做好工作大局觀和使命感。切實把盲協工作放到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大局中去定位、去思考、去謀劃。努力使盲人工作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更加符合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目標的需要,更加符合廣大盲人的意愿。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配合業務工作推進盲人工作開展;在兩個體系建設中積極發揮作用,代表盲人利益,反映盲人需求,保障盲人合法權益。
二、切實做好服務盲人的工作。把握盲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不斷擴大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努力為更多的盲人提供服務。繼續做好“千手相助--盲人培訓和安置工程”項目,為農村貧困盲人實施免費按摩培訓;探索和開發適合盲人的就業崗位;發揮盲人家長委員會和視網膜病變者委員會的作用,開展各種咨詢服務和培訓工作;編寫完成《盲人家長指導手冊》;舉辦兩岸三地盲人資訊科技研討會,推進盲人輔助器具服務工作的創新和開展;繼續與北京聯大特教學院合作,利用盲協網站遠程教育平臺,辦好針灸推拿專科和專升本遠程學歷教育;與空中英語課堂合作,舉辦“大家說英語”(初級班)、“時尚美式英語”(中級班)、“彭蒙惠英語”(高級班)以及按摩英語網絡遠程培訓。
三、積極促進盲人的權益保障。真誠傾聽盲人呼聲,真實反映盲人訴求,真正做好盲人利益的代表者、維護者。積極參與涉及盲人權益的政策和法規的制定工作;深入研究維權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解決侵害盲人權益的突出問題;維護盲人在教育、就業方面的合法權益,為盲人爭取更多平等、參與、共享的機會;宣傳貫徹好《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籌備成立導盲犬工作指導委員會,推進導盲犬馴養工作規范開展。
四、深入開展盲人群眾性文體活動。要讓更多的盲人走出家門,廣泛參與社會生活,體驗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2012年第二十九屆國際盲人節主題是:“推進文化建設,共享文化成果”,各地盲協要圍繞這一主題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與中央廣播電臺“殘疾人之友”節目、中國殘疾人雜志社《盲人月刊》編輯部共同舉辦“記一次難忘的文化活動”征文比賽;成立全國盲人文學愛好者聯誼會,培養盲人群眾文學創作隊伍;與中國盲文出版社共同成立盲人讀書聯盟,以省級盲協為單位開展讀書和掃盲工作,在盲人中倡導讀書愛書的風尚;召開盲協主席現場會,推廣讀書學習先進經驗;繼續辦好盲人朗誦沙龍和文學沙龍活動,邀請專家授課,開展交流活動;舉辦第二屆全國盲人詩歌散文朗誦大賽;開辦音樂沙龍,講授聲樂和音樂欣賞知識;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建設,廣泛宣傳盲人典型,推動盲人自強與助殘活動的開展;推進文化助盲活動,通過講電影、演唱會、演講會、讀書會等形式,豐富基層盲人文化生活;關注盲人網絡文化,倡導網絡文明,營造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組織拍攝“如何與盲人相處,如何幫助盲人”的電視公益片,加大對社會的宣傳;與中央廣播電臺聯合舉行“文化助盲 奉獻愛心”送戲下基層公益演出活動,組織著名的評書、曲藝演員到盲校、盲人集中的單位巡回演出;繼續推進盲人電話語音服務平臺的建設,利用多樣化傳播渠道為盲人提供服務;推廣盲人網球運動,豐富盲人群眾體育健身項目;加強盲文研究,參與通用盲文標準的制定工作。
五、全面加強協會組織自身建設。要按照“五個增強”的要求,強化自身能力建設,努力創建學習型、知識型、服務型、創新型、合作型協會組織,積極選拔推薦優秀盲人的后備力量,開展新老委員交流活動,不斷擴大工作覆蓋面,增強組織創新活力,更好地團結帶領廣大盲人群眾為殘疾人事業實現新跨越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聾協2012年工作要點
一、圍繞中心工作,積極發揮作用。按照社團法人要求,配合殘聯中心工作,結合業務部門工作方向,積極發揮促進創業就業委員會、手語研究委員會和聽障者及家長聯誼委員會、無喉康復者聯誼委員會的作用。有效推動各地殘聯把聽力語言殘疾人的特殊需求納入本地的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之中,搞好本年度“國際聾人節”活動,推動當地基層工作。
二、傾聽需求愿望,探索就業創業。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摸清需求,切實反映現實問題,研究有效解決辦法。探討最適合聾人的就業崗位,促進聾人目前的就業狀況,為促進聾人創業需要提供有力條件等。推動促進聽力語言殘疾人就業法規文件的落實。
三、積極建言獻策,維護合法權益。配合中國殘聯維權部推動聾人駕駛機動車等相關工作進程,向人大、政協遞交高質量的建議和提案。
四、參與融入大局,促進無障礙建設。與中國殘聯維權部、中國殘聯信息中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密切配合,采用社會化工作方式,繼續推動春晚及影視作品、網上視頻、學習軟件光盤及公共場合加配字幕、殘疾人電話呼叫服務平臺等工作。力爭速錄同步字幕覆蓋有聾人參加的會議。舉辦適合各類聾人需求的講座,免費共享網上講稿。呼吁社會對聾人輔助用具的研發和推廣。
五、開展手語研究,提高翻譯質量。配合中國殘聯教就部、國家手語盲文研究中心、中國手語培訓(浙江)基地繼續開展手語研究工作;配合北師大項目“國家通用手語標準研制重大課題”的開展;探索聾人擔任手語翻譯和手語教師的可行性;鼓勵更多的以手語為主要交流語言的聾人參與手語研究;引導全國各地與當地殘聯教育處緊密聯系,收集本地的相關手語資料,確定當地規范手勢。
六、強化提升理念,宣傳聽力康復。研究探索“家長資源中心”的成立;在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期間,配合中國殘聯康復部、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舉辦使用口語為主要交流語言的聾人及其家屬與專家的聯誼活動,宣傳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線圈和無線調頻聽力援助等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為聾生隨班就讀質量的提高探索有效途徑。
七、推動文體活動,活躍基層聾人。配合中國殘聯體育部、中國聾人體育協會,鼓勵聾人朋友參與聾奧活動。發揮聾人專長,發掘優秀人才,參與推動聾人繪畫、書法、舞蹈、攝影、釣魚、登山、集郵等文化活動的開展。
中國肢協2012年工作要點
一、加強協會自身建設,切實履行三大職能。以學習貫徹鄧樸方名譽主席在全國專門協會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賀信和王新憲理事長講話精神,作為今年工作的主線和指導方針,努力適應協會社團法人登記以后的實際要求,逐步完善工作制度、充實工作力量,籌募工作經費,更好地發揮協會在殘疾人工作領域中的特殊作用。
二、以全國肢殘人活動日為契機,推動基層協會進一步活躍。圍繞肢殘人朋友“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第三次全國肢殘人活動日主題,為建設和諧社會,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作出應有貢獻。動員各地協會獻計獻策,共同編印兩本書籍,一本是宣傳全國肢殘人自強不息的典型--《勁松篇》(暫名),介紹100位肢殘人藝術家的優秀作品和100位肢殘人企業家的創業業績;另一本是宣傳各地肢殘人協會工作經驗成果《春風篇》(暫名),介紹100個基層協會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典型事例。
三、有效發揮專委會特殊作用,整合各方資源提供貼心服務。協會無障礙委員會要積極配合中國殘聯舉辦“無障礙建設指導員培訓班”,積極推動各地組建“無障礙促進會”,配合參與推動無障礙建設系列活動;脊髓損傷者委員會要協助中國殘聯推動各地“中途之家”建設,召開全國脊髓損傷康復工作會議;輪椅?汽車俱樂部要進一步在殘疾人駕駛員中倡樹安全、文明駕車行為,組織開展交流活動,積極反映上肢障礙者要求合法駕駛機動車的呼聲,舉辦“暢行杯”電(手)動輪椅技巧培訓及大賽;口足書畫藝術聯誼會要為會員創造提高和發展的條件,舉辦一次全國性的作品邀請賽;失肢者委員會要在假肢裝配和輔具研發方面加強調研,積極反映失肢者的特殊需求;青年工作委員會要加強與各地委員的聯系,舉辦第二期青年骨干培訓班;籌備成立文化藝術委員會,要聯系全國肢殘人文化藝術人才,推動基層殘疾人開展文化活動,分享并豐富文化精神生活,為殘疾人文化繁榮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各委員會通過各種方式,強化委員培訓,加強工作交流,提高專業能力。協會各示范基地要結合殘疾人事業的中心工作,努力拓寬工作領域,切實發揮實際效應。協會網站和各專委會設立的網頁要適應信息化、專業化和社會化的要求,加強能力建設,提高服務水平。
四、推進各項服務工作,開展豐富多彩活動。參與輔具中心合作舉辦第三屆全國殘疾人輔具設計大賽;配合各地殘聯做好“中途之家”建設和“傷友小組”組建,力爭使脊髓損傷社區康復在全國形成規模;按計劃推進“雙上肢障礙康復教材”編寫和教學片拍攝工作,培訓首批康復指導員,抓好山西省山峰等一批無臂少年兒童的康復培訓試點工作;積極關心瓷娃娃(成骨不全癥)、漸凍人(神經肌肉疾病)、脊柱強直癥等罕見性疾病患者的治療和康復。
各級協會要立足當地,積極配合殘聯和勞動就業部門,幫助肢殘人朋友掌握勞動技能,實現就業和再就業。要繼續支持多幫幫電子商務網上就業培訓活動,積極發現和推出創業典型及適合中、重度肢殘人就業的新形式。配合中國殘聯舉辦第三屆殘疾人創業論壇暨創業之星評選活動,與高等院校合作舉辦全國肢殘人創業培訓班。辦好第三屆全國肢殘人業余歌手邀請賽,豐富文化生活,推出藝術新人。動員各級協會因地制宜地開展并且融入群眾性文化活動和健身鍛煉,提高生活質量,陶冶思想情操。探索開展國際交流和與港、澳、臺地區合作的途徑,借鑒經驗、提升服務、增進友誼。
圍繞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的大局,加強社會調研工作。針對大中城市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的情況和扶貧工作惠及農村肢殘人的成果開展調研,積極建言獻策。
中國智協2012年工作要點
一、加強研究“個性”,做好特需服務。遵照鄧樸方名譽主席賀信的精神,深入研究智協的“個性”,增強智障人代言人的責任意識,反映智障人士的迫切需求,提出具體建議,爭取政府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并在執行過程中給予檢查和監督。特別要通過各種途徑,把智障人的迫切需求納入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中,確保智障人享受到各種政策優惠和具體服務。
二、履行社團法人程序,調整協會工作機構。按照社團的工作規范,建立工作機構,規范運作,健康發展。要學會社會化的工作方法,開拓社會資源,爭取企業、愛心人士的關注和支持,積極募集慈善資金,擴大志愿者隊伍,動員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在已有特奧活動委員會的基礎上,籌備成立“家長志愿者工作委員會”(暫定名),將各方面有專長的家長組織起來,加強對各年齡階段的智障人士的教育、就業、文體活動等方面的服務指導。
三、策劃舉辦大型活動,提振擴大協會影響。策劃一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活動,讓社會聽到我們的聲音,看到我們的形象,要在社會上甚至國際上樹立和塑造我們自己的品牌。計劃舉辦維護智障人士權益研討會和智障藝術人才展演,擴大智協的影響力。
四、聯合各方做好試點,推進信托保險項目。積極推進心智障礙人士家庭財產信托保險廣東試點工作。中國智協作為主要參與者,要在中國殘聯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努力做好試點工作。就家庭財產中的房產如何評估和運作,組織有關機構和專家研討,爭取有所突破。
五、密切聯系地方組織,共同促進智協工作。中國智協要密切與各級智協的聯系,認真總結推廣基層智協的經驗,密切與殘聯各部門的聯系,把協會工作與部門業務有機地結合起來,齊心協力,優勢互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切實做好各領域的業務工作,共同為殘疾人服好務。
六、繼續支持民辦機構,擴大提供服務領域。社會上大量涌現的為智障人服務的民辦機構,極大地填補了殘疾人服務體系的空白。中國智協要一如既往地關注這些民間機構的發展,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盡力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幫助。特別對那些已取得顯著成效的機構,更要加大支持力度,推廣他們的經驗,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為智障人服務。
中國精協2012年工作要點
一、加強組織能力建設,組建內設工作機構。成立精神殘疾人家屬工作委員會。開發家屬資源,帶動本類殘疾人及親友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維護精神殘疾人合法權益,促進精神殘疾人生活、康復、教育水平的提高,為家屬提供心理咨詢和康復知識普及等相關服務。成立精神殘障社區服務工作委員會(暫名)。以精神病院負責人和專家為主,配合殘聯康復部,推動社區服務填補空白,解決精神殘疾人服藥的技術指導、居家的心理輔導、職業技能的培訓、庇護性就業和醫療技術支持等問題。
二、密切聯系社會組織,抓好社會管理服務試點。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與服務的重要講話精神,配合中國殘聯以孤獨癥社會組織為試點,加強對社會組織的聯系和服務。中國精協孤獨癥委員會要重點做好三項工作:
一是舉辦第二次孤獨癥社會組織負責人聯席會。探討行業自律和行業管理的途徑,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二是啟動民辦孤獨癥服務組織自強自律創建活動。以各省精協為主,吸納殘聯相關業務部門參加,共同組成指導小組,制定相應規定,使活動的規范化。三是以貼近本類殘疾人開展服務為抓手和突破口,籌備成立孤獨癥家庭支援中心,為精神殘疾人家庭支援中心的建立做好相應準備。
三、聯合各方持續推進,做好信托項目試點。在中國殘聯領導下,中國精協將與智協合作共同推進心智障礙人士家庭財產信托保險廣東試點工作,根據中國殘聯的統一部署,按要求完成各項相關工作。
四、開展調研抓點帶面,參與托養就業工作。一是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臺的《關于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有關問題的意見》配合中國殘聯康復部做好精神殘疾人免費服藥政策落實情況調研。配合中國殘聯教就部針對 “陽光家園”托養計劃,要求各省精協搞一次調查,密切跟蹤和推動,促進精神病人免費服藥、成年托養及就業工作的開展。二是抓點帶面,促進養護與就業工作。在各地實行的“陽光家園”計劃和建設托養機構的大環境下,有效利用現行政策,探索科學的服務模式,確保服務在養護和就業兩個方面真正符合精神殘疾人的需要。三是調研學前殘疾兒童教育康復中心(幼兒園)發展狀況。
五、依托世界精神衛生日,擴大精神疾病防治宣傳。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期間,以宣傳精神病防治知識和精神殘疾人康復為重點,策劃并舉辦精神衛生日主題活動,號召地方各級精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