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國資委關于加強國有企業科協組織建設的意見
2025-07-01 23:48
295人看過
企業
科技
組織
中國科協、國資委關于加強國有企業科協組織建設的意見(2015年4月13日科協發計字〔2015〕2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科協、國資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國資委,各
中國科協、國資委關于加強國有企業科協組織建設的意見
(2015年4月13日 科協發計字〔2015〕2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科協、國資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國資委,各中央企業: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 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充分調動和激發企業科技人員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人才成長提高,增強企業科協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中國科協、國資委決定,就加強國有企業科協組織建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國有企業科協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加強企業科協組織建設,是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的重要舉措。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技術創新的骨干力量,科技工作者密集,科技資源豐富,技術設備先進,肩負著發展經濟、造福人民、回報社會、保障民生等重要使命。企業科協是企業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是推動企業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大力加強企業科協組織建設,是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的重要舉措,符合黨中央關于“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協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協組織就建到哪里;哪里建立起科協組織,建家、交友活動就開展到哪里”的工作要求。
(二)加強企業科協組織建設,是充分調動廣大企業科技工作者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重要保證。國有企業科協是服務企業科技創新發展的群眾組織,是企業黨組織和管理決策層聯系企業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團結、凝聚企業科技人員力量的堅強陣地。企業科協工作是對主體科技工作的補充和豐富,在企業建立和發展科協組織,努力建設好“企業科技工作者之家”,是黨的群眾工作和科技工作的需要。有利于團結和動員企業科技工作者投身經濟建設主戰場,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把企業科技人員的聰明才智與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結合起來。
(三)加強企業科協組織建設,有利于發揮企業和科技社團各自優勢。組織開展學術研討和技術交流活動,幫助企業準確把握科技前沿和產業技術動向;有利于搭建企業與科研院所、各類高校之間合作交流平臺,加強協同創新;有利于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促進科技成果傳播轉化,推動科學技術普及,提高員工科學素質;有利于落實黨的人才政策,舉薦和培養企業優秀科技人才,做好知識產權工作,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培育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
(四)加強企業科協組織建設,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 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堅持服務企業技術創新、服務企業科技工作者、服務企業員工科學素質提高,大力促進科技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大力促進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積極貢獻。
二、國有企業科協的主要任務
(五)深化“講理想、比創新、比貢獻”活動。“講理想、比創新、比貢獻”活動(以下簡稱“講、比”活動),是中國科協、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國資委和全國總工會聯合在企業中廣泛開展的一項企業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要大力組織企業科技人員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競賽活動,充分激發企業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實現國家需要、社會進步、企業發展、個人成長的有機統一。新時期,要不斷創新“講、比”活動內容和方式;大力組織開展創新競賽及合理化建議,鼓勵開展小設計、小革新、小發明、小創造、小論文等活動,不斷拓展“講、比”活動工作內容;要逐步完善活動管理辦法、考核評估辦法,健全“講、比”活動工作制度。
(六)開展學術交流。圍繞企業戰略目標和產業轉型升級,緊跟國際科技前沿,幫助企業科技工作者了解最新科技信息,把握國際國內產業科技發展趨勢。引入優質學術資源,不斷擴大學術交流的層次和范圍,舉辦學術交流論壇,搭建跨行業、跨學科、跨地域的學術交流平臺和技術傳播平臺,破解企業技術創新難題,活躍學術思想,激發創新靈感。
(七)搭建創新平臺。建立與學會、科研院所間的產學研用協作機制,構建以企業為主導、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發揮組織優勢,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解決企業發展的重大技術難題,切實推動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建立健全依托學會、科研院所、企業科協的科技支撐體系,把科技人才引入企業。幫助企業科技工作者加入相關科技團體,不斷拓寬他們的學術視野、增強他們的學術能力。
(八)開放科普資源。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產品研發、科普設施、宣講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將企業經營活動與科普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面向公眾開展開放式科普。整合科普資源,建立區域合作機制,逐步形成一定范圍內科普資源互通共享的格局,提高企業科普資源的利用率。要把開展科普活動與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將開展具有企業特色的科普活動作為企業社會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把企業產品和服務的社會附加值充分挖掘出來,使企業能夠享受科普活動帶來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豐收。
(九)廣交科技人才。認真履行企業科協職責,暢通企業黨組織、企業負責人與企業科技工作者之間的聯系,廣建科技工作者之家、廣交科技工作者之友,及時了解企業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狀況,積極反映他們的建議、意見和訴求,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動員和組織科技工作者圍繞企業發展,積極參加評估論證、建言獻策,推動企業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向企業科技工作者宣傳企業發展戰略和工作部署,激勵企業科技工作者把實現企業發展目標轉化為自覺行動,真正把企業科協建設成為有歸屬感、榮譽感、使命感的群眾組織。
三、國有企業科協組織建設的方法措施
(十)堅持組織建設模式創新。要根據國有企業的地區分布、行業特點、規模大小、科技人員數量等,分別采取單獨組建、區域聯建、行業統建、依托組建等多種方式成立企業科協。科技人員總數達到100人以上(含100人)、條件成熟的企業,應單獨組建科協組織。中小企業集中的區域,要根據企業的所屬行業分布情況,采取區域聯建、行業統建等方式成立科協組織。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區域,要采取單獨組建和依托園區組建等方式,實現龍頭企業輻射產業上下游企業,實現園區科協組織的全覆蓋。
(十一)堅持以活動促進組織建設。圍繞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科研生產一線科技人員成長提供服務,是企業科協組織的職責所在。要通過為企業搭建學會服務站、院士專家工作站、企會協作創新聯盟、海智計劃基地等多種形式的服務載體,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以活動促進企業科協組織建設,不斷擴大科協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
(十二)堅持科協工作聯系點制度。對未建立科協組織的企業、園區,要充分發揮科協工作聯系點制度的作用,選擇確定企業科協工作指導員和聯絡員,確保科協工作的覆蓋;對已經建立科協組織的企業、園區等,各級地方科協、國資委要加強聯絡和服務,指導已建立的企業科協組織發揮好服務功能。
(十三)堅持典型示范帶動。要深入調查研究,及時總結經驗,充分挖掘企業科協組織建設的先進典型;要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加強宣傳和表彰,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積極推動企業科協組織建設邁上新臺階。
四、加強組織領導
(十四)中國科協及各級科協應加強對企業科協工作的宏觀指導、制定企業科協組織建設的總體規劃、積極研究探索不同類型企業的科協組織體制機制。國務院國資委及各級國資委應推動所監管企業積極發揮國有企業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的主力軍作用、支持企業科協開展工作。
(十五)各級科協和國資委要指導推動企業加強企業科協、園區科協組織建設,健全工作機制,搭建工作平臺,指導企業科協開展工作。加強與企業聯系,積極爭取企業領導對企業科協工作支持。加大對企業科協工作的扶持力度,幫助優化政策環境,在活動安排以及項目申報、評選表彰、經費支持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
(十六)企業要重視和支持科協工作,定期聽取科協工作匯報。企業有關科技工作的重要決策、重大項目的確定、技術改造和技術職稱的評定等工作,要吸收科協組織參與,聽取科協組織的意見。支持科協組織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為企業科協開展工作創造有利條件,提供必要的經費、辦公設施和場所。企業要將科協組織建設工作納入相關單位和個人的工作考核內容,并對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
(十七)企業科協要加強自身規范化建設,切實提高服務企業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服務企業技術創新的能力。要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工作目標,健全工作制度。企業科協專兼職干部要加強學習,勤奮工作,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