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魯政發(2015)13號文件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25-07-01 09:52
247人看過
科技
服務業
技術
淄博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魯政發〔2015〕13號文件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淄政發〔2015〕17號)各區縣人民政府,高新區、經濟開發區、文昌湖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
淄博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魯政發〔2015〕13號文件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淄政發〔2015〕17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高新區、經濟開發區、文昌湖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9號)、《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國發〔2014〕49號文件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15〕13號),進一步強化科技服務業對科技創新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撐與服務功能,現結合我市實際,就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8號),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個定位、三個著力”的總體要求,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發展方向,圍繞全市工業轉型升級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的發展需求,以市場主體培育為核心,以服務平臺建設為抓手,以區域品牌樹立為方向,以產業集聚發展為重點,以服務環境優化為支撐,進一步提升科技服務業在淄博市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中的服務功能,形成符合淄博市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和城市創新體系建設要求、專業化和市場化優勢明顯的科技服務產業體系,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服務業產業聚集區,支撐淄博由工業大市邁向工業強市。
到2020年,基本形成鏈條完整、特色突出、投入多元、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務業體系,努力打造2個科技服務業聚集區,引進20家高端科技服務機構,培育200家科技服務骨干機構,全市科技服務業產業總規模突破500億元,成為促進科技經濟結合的關鍵環節和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引擎。
二、基本原則
市場導向、政府支持。堅持圍繞市場需求發展科技服務業,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科技服務業,不斷提升科技服務業的市場化水平,積極發揮政府在方向引導、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作用,營造良好、高效的科技服務業發展市場環境。
需求牽引、重點突破。加快釋放全市企業的科技服務市場需求,堅持需求引領和重點突破相結合,聚焦研發設計服務、創業孵化、科技金融、技術轉移、檢驗檢測等目前需求強勁的細分領域。
引育結合、開放創新。加速科技服務業市場化、專業化的高端資源導入,大力培育多元化、專業化市場主體。重點支持基礎較好、集聚程度較高的重點區域發展。堅持以開放的思維推動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積極引入國內外領先的科技服務資源,創新科技服務業發展模式。
立足淄博、輻射行業。堅持以滿足淄博市產業轉型升級和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主導產業科技服務需求為出發點,構建具有產業特色的科技服務業集群,圍繞無機非金屬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醫療器械等行業領域,輻射聯動,面向全國提供特色科技服務。
三、主要任務
未來五年,重點圍繞研發服務、設計服務和創業孵化服務三大優勢領域,以及技術轉移、檢驗檢測、科技金融三大潛力領域,加快推動我市科技服務業取得實質性突破。
(一)科技研發服務業
面向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的重點技術應用需求,開展行業共性技術研究,提供專項技術服務;培育市場化新型研發組織、研發服務外包等新業態。
1.鼓勵發展新型研發組織。積極爭取山東理工大學等市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發揮學科優勢、整合科技資源,針對淄博乃至山東地區產業創新需求,以產學研合作方式成立聯合研發組織,提供共性及專項技術研發服務。鼓勵高新技術產業戰略聯盟聯合組建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推動研發服務業與對應制造業產業融合,支持開展協同創新研發服務。
2.鼓勵組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研發機構。鼓勵研發類企業專業化發展,積極培育市場化的研發組織和研發中介,支持有條件的高科技企業研發部門從企業脫離,推進研發機構提檔升級,注冊為獨立企業法人,為行業提供專業化研發服務。
3.加強公共技術研發服務平臺建設。重點在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領域建設一批公共技術研發服務平臺,不斷完善高新技術服務產業的技術創新平臺,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技術服務,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二)工業設計服務業
重點圍繞裝備制造、軟件動漫、陶瓷琉璃、紡織家居等產業,大力引進和培育一批工業、工藝和創意時尚設計機構。推動數字化、系統集成、時尚、工業創意以及生產工藝設計等細分領域發展,提升產業質量和品牌價值。加快建立一批市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工業設計國際合作交流,發展“設計眾包”等新業態。
1.引進一批專業的工業設計機構。發揮我市工業基礎優勢條件,引進一批設計專業服務機構和平臺型服務機構;進一步提高工業設計、工藝設計和創意水平,提升文化品位,引導設計服務業高端化發展。
2.加快建設設計服務業專業園區。全力支持山東工業設計研究院和齊魯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園建設,為設計服務業企業的集聚提供條件,對入駐園區的設計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利用企業搬遷騰空的土地或廠房發展工業設計業園區。
3.加強對設計服務業知識產權的保護。高度重視設計師、設計企業品牌和設計產品價值,加強行業知識產權保護。
(三)創業孵化服務業
重點優化完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鏈條,繼續推進“冠普眾創空間”“魯中創新中心”建設;創新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新模式,持續營造良好創業氛圍。
1.積極打造“眾創空間”。繼續推進“C.D.Cafe”“冠普眾創空間”等眾創空間的建設,打造市場化、專業化、集成化、網絡化的創業孵化生態體系,發展創業咖啡、創業社區、創客空間等新型孵化模式。
2.完善專業型孵化器功能。優化完善生物醫藥創新園、電子信息創新園、先進陶瓷創新園和精細化工與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園等專業型孵化器功能,圍繞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壯大需求,為研發、生產、銷售、信息等方面的資源共享和企業運作方面提供專業化指導,引導專業特色孵化器向產業集群方向發展。
3.建立孵化器聯盟等交流平臺。積極搭建孵化器聯盟交流平臺,及時傳遞相關信息,交流孵化經驗,積極舉辦科技企業孵化器沙龍或研討會,定期編發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簡報,共享有關政策、市場動態、發展經驗等信息;組織孵化器管理人員外出參觀考察,學習成功的創業經驗和理念。
4.創新孵化模式,推動創業增值服務拓展。推廣“孵化+創投”等多種孵化模式,促進天使投資與創業孵化緊密結合,提供創業導師、產品構建、創業交流、創業培訓、股權投資等系列深度服務。借助社交化力量,鼓勵孵化器克服地理空間限制,通過虛擬化手段擴大孵化服務范圍。
(四)技術轉移服務業
重點發展技術經紀服務、技術評估服務、技術轉移交易服務,引導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探索市場化、專業化服務模式。
1.建設完善淄博市技術轉移服務平臺。與大型網上技術交易機構合作,匯聚政、產、學、研、介、金各方資源,建成集成化、平臺化、市場化、互聯網化的技術轉移服務平臺,提供技術評估、轉讓、許可、并購、集成、聯合開發、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等服務。重點對應新材料、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等產業,建設專業的技術成果轉化平臺,提供技術轉移、專業科技咨詢等服務。
2.大力引進市場化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加快引進一批技術交易促進機構、交易服務機構、技術轉移人才培訓機構等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建立市場導向的技術轉移機制,探索建立適應公共技術擴散和市場技術轉移的多種模式。吸引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轉移機構,或者與其合作建立分支機構。吸引技術交易服務機構和跨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入駐。
3.大力培育發展技術經紀行業。引進培育技術經紀服務機構,規范技術市場的技術經紀行為,加快健全技術經紀環境系統。加強職業技術經紀人才培養,構建技術經紀服務的人才體系,探索建立技術經紀人的資質培訓和認證制度以及高端國際化人才培養機制,促進技術經紀行業整體發展。
(五)科技金融服務業
重點盤活科技金融服務存量,大力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創新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和產品,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1.引進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吸引各大銀行在淄設立科技型專營支行,為成長階段的高科技企業提供貸款服務、風險投資服務。鼓勵科技型專營支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機制,開展科技保險、科技擔保、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貸款、科技小額貸款等金融服務。
2.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引入風險投資、天使投資、社會擔保等多種形式資本,為企業提供全面的資金支撐。充分利用銀企合作信息網,優化互聯網金融平臺服務,利用互聯網金融平臺服務科技創新,完善投融資擔保機制,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3.加快推動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依托淄博市企業信用基礎數據庫和服務平臺,建設全市統一的企業信用信息體系,出具企業信用報告,優化園區的信用環境和投融資環境,使信用體系成為投融資體系的有力支撐和企業經營活動、融資活動、市場交易的制度保障。
(六)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
重點培育引進一批技術能力強、服務水平高、規模效益好的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搭建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提升現有檢驗檢測機構服務層次。
1.搭建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整合區域內已有的檢驗檢測資源,搭建全市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包括綜合性服務平臺和專業性公共服務平臺。平臺服務內容包括高端檢驗檢測、標準制定、分析診斷、風險預警、咨詢培訓,為全市主導產業領域內企業的產品研發、試驗提供服務。
2.引進國內外領先檢驗檢測服務機構。重點引進為無機非金屬材料、精細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生物醫藥等細分領域提供市場化檢驗檢測認證服務的機構。加大本地服務機構培育力度,支持本地服務機構規范發展、提升服務水平。
3.加快發展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服務。依托本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資源,支持具備條件的機構發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依托山東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成立無機材料結構與成分檢測服務基地,為無機材料行業提供專業化監測服務;依托淄博高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生物醫藥檢驗檢測中心,為全市生物醫藥產業提供專業化檢測服務。
四、重點工程
(一)科技服務業領軍企業引進工程
1.加快集聚一批科技服務業領軍企業。圍繞區域產業優勢領域,加強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區域優勢資源鏈接,快速導入一批研發服務、工業設計、技術轉移、檢驗檢測、科技金融等方面的科技領軍企業,整合發揮全市科技服務資源要素合力,進而吸引國內外創新資源協同發展,帶動區域科技服務業集群化發展。
2.引導科技領軍企業發揮大平臺作用。鼓勵科技領軍企業建立開放實驗室或與中小企業共建技術研發聯合體。引導市內實力較強的科研院所、企業共建開放式創新創業平臺,提供創新需求發布、創業項目推薦、科技資訊共享等服務,帶動行業內企業集聚發展;鼓勵科技領軍企業鏈接全球創新專家、頂級創新企業,傳遞最新技術創新動態,為創新企業提供專業的技術對接、技術轉移服務,為中小企業研發創新提供定制服務。
(二)科技成果高效轉移轉化工程
1.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鼓勵山東理工大學、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發機構建立科技成果轉化考核機制,將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績效納入考核體系,作為考核、晉升的重要依據。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將職務專利發明成果轉化、轉讓實現收益后,以股權獎勵、股票期權以及項目收益分成的方式,對專利職務發明人等參與創新研發的科技人員進行激勵。對于一定期限內未實現轉化的職務專利發明成果,鼓勵由成果完成人或團隊享有成果處置權。
2.構建多層次技術轉移服務網絡。圍繞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領域技術需求,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技術轉移服務體系。依托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建設完善全市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提供全方位技術轉移信息、交易服務。積極探索建設具有區域特點和行業特色的專業化技術交易市場。通過政策手段引導和支持社會第三方機構開展技術轉移服務。鼓勵龍頭企業發揮自身技術優勢,構建開放式技術創新平臺,加強與外界的技術交流和交易。
3.推進應用型、市場化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進一步提升淄博先進陶瓷研究院、MEMS研究院、山東金屬材料研究院、淄博高端耐火材料研究院、淄博化工綠色制造研究院、淄博先進材料聯合研究中心等產業技術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依托山東理工大學等本地高校院所,結合行業龍頭企業研發資源,設立智能制造、環境保護產業技術研究院,圍繞自主研發、公共技術服務、技術轉移及孵化,面向市場、服務企業,發揮行業創新中心作用,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創新研發服務;圍繞本地重點產業及優勢研究領域,以開放合作方式聯合政產學研多方資源進行共同研發。
4.提升知識產權運營能力。培育一批具備知識產權綜合實力的優勢企業,推進創新成果的產權化,鼓勵和支持企業組建知識產權聯盟,運用知識產權參與市場競爭,促進知識產權成果轉化。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評議機制,鼓勵和支持行業骨干企業與專業機構在專利評估、收購、運營、風險預警與應對等重點領域開展合作,促進知識產權服務便利化和處置快速化。
(三)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1.完善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提升生物醫藥、精細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電子信息、MEMS中試代工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產業創新服務能力,圍繞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檢驗檢測等公共需求,探索市場化運行方案。進一步聚集公共技術資源,依托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加強平臺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支持,打通戰略性新興產業鏈的關鍵技術瓶頸環節。
2.培育和引進產學研合作平臺。支持重點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在先進陶瓷、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節能環保等優勢領域,聯合建立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國家和省級重點實驗室、企業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支持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壯大發展,鼓勵聯盟成員單位共同爭取國家重大產業技術項目,共同開展產業共性技術、高端技術、前瞻性技術的研究和攻關。
3.搭建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平臺。優化全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布局,整合全市各類科技資源,推進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科學文獻數據、科技報告共享等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支持山東理工大學等高校開放專業儀器設備管理平臺,按照市場標準向企業提供有償服務。完善淄博市科研設施和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網絡化平臺,加快推進科技報告制度,完善科技數據庫管理,推動科研數據庫向全社會開放。
4.健全國際化創新拓展平臺。建設一批海外科技企業孵化器,推進淄博瀚海硅谷生命科學園、淄博瀚海慕尼黑科技園建設,打造國際科技交流平臺和國際孵化服務平臺。促進國內企業“走出去”,實施重大創新項目國際合作。做精做強中國(淄博)新材料技術論壇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論壇,吸引不同領域的高層次行業技術會議在淄召開,建設高水平國際合作交流平臺。
(四)區域科技服務品牌培育工程
1.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科技服務機構。積極與國際科技服務機構對接,吸引研究開發、工業設計、技術轉移、創業孵化、知識產權服務、科技金融、檢驗檢測認證等領域國際知名服務機構入駐。建立多元化的國際知名機構溝通對接渠道,通過產業招商、委托招商和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快培育科技服務產業集群。積極鏈接國內外科技服務業商會協會等中介機構,建立覆蓋面廣的科技服務招商網絡。
2.建設一批科技服務示范機構。推進科技服務業示范發展,不斷提升科技服務業專業化服務能力。在研究開發、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科技咨詢、檢驗檢測認證、科技金融等專業領域,建設一批集成服務能力較強、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高端科技服務示范機構,推動大型科技服務集團的組建和創新發展。
3.積極打造科技服務品牌。積極鼓勵科技服務新模式、新業態發展,遴選具有優勢的骨干科技服務機構,樹立服務標桿。鼓勵爭創國家級和省級研究開發機構、技術轉移機構、創業孵化機構以及檢驗檢測、標準化認定等機構,加大扶持力度,創新服務模式,推動科技研發和技術引進推廣,充分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鼓勵傳統科技服務機構與新型科技服務機構對接,采用新型服務模式、服務手段,拓展服務范圍,打造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科技服務品牌。
(五)科技服務業專業集聚發展工程
1.淄博高新區創業孵化聚集區。以淄博高新區特色產業創新園為主要載體,重點發展創業孵化服務,打造全市產業轉型升級動力源和創新創業人才匯聚地。推進先進陶瓷、生物醫藥、精細化工和高分子材料、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新能源和新環保等專業孵化器建設,完善專業領域研發、孵化、中試與產業化示范、人才培育與科技交流、科技成果展示服務。尋求與專業科技加速器運營商合作,開展市場化運營,通過產業組織創新、資源配置方式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滿足企業創新發展需求。
2.淄博高新區科技中介服務聚集區。以淄博高新區為主要載體,重點發展科技咨詢、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打造創新型科技中介服務高地。聚集一批科技咨詢、技術交易、專利代理、檢驗檢測、財務審計、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等科技服務中介機構。推進魯中知識產權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為企業提供專利信息檢索、數據深加工、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利展示交易等科技服務。
3.加快建設魯中創新中心創新創業聚集區。市政府和山東理工大學建立協同工作機制,鼓勵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加快推進環理工大周邊多樣化眾創空間建設,搭建網絡服務平臺,探索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的“輕資產、重服務”的創新創業模式。引駐風險投資等各類相關服務機構,設立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完善創業投融資機制,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金融環境。支持舉辦創業沙龍、創業大講堂、創業訓練營等活動,引進創新創業人才及團隊,打造魯中地區創客聚合地,建設高端化、生態化的創新激發區和創業孵化圈。
4.推進齊魯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園發展。重點發展工業設計服務,努力打造國家級工業設計創新研究基地。加快推進園區建設,采取“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模式,引進專業公司進行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依托山東工業設計研究院,圍繞先進陶瓷、玻璃、紡織服裝、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節能環保等優勢領域,引進優秀工業設計企業和設計機構,促進全市工業設計資源集約集聚發展。
(六)科技服務生態環境營造工程
1.大力引進和培育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鏈接和集聚全球科技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人才。圍繞全市科技和產業發展需求,重點引進一批能夠推動關鍵領域技術突破、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科技領軍人才和高層次科研團隊。重點引進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省“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高端領軍人才。加快聚集一批技術轉移、檢驗檢測、知識產權、風險投資等領域的科技中介人才,集聚一批跨區域創業者、跨國技術研發和技術轉移優秀人才及團隊。
2.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鼓勵銀行在淄設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的特色支行和信貸專營機構。發展券商保薦、融資擔保、保險經紀、資產評估、信用評級管理等科技金融中介機構。大力發展天使基金,重點支持風險投資機構、私募股權基金等駐我市發展和對市內科技企業開展投資活動。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體系,鼓勵企業上市融資,大力支持齊魯股權交易中心建設。通過公開招標,引進具備資質的第三方企業信用評價管理機構,搭建淄博市企業評價服務平臺。
3.組織創新創業活動。定期舉辦創新創業論壇、比賽活動,大力培育企業家精神和創客文化,積極倡導崇尚科學、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文化。進一步承辦好中國創業大賽新材料行業總決賽、創新創業高峰論壇、“青年創業在淄博”電視大賽、創客大賽等一系列創新創業品牌活動。鼓勵和支持企業舉辦各類主題沙龍,主辦和參與各類科技培訓、科技展會等。借助網絡平臺、自媒體等渠道,開展多種創業勵志宣傳活動,樹立一批創新創業典型事跡,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文化氛圍。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科技服務業發展組織保障。建立健全全市科技服務業工作領導協調機制,統籌推進科技服務業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落實產業規劃、專項政策、規范制度等重大任務。各區縣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有利于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工作體系,積極探索跨部門合作機制,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注重發揮相關協會、聯盟在科技服務業創新中的作用,統籌協調科技資源,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共同推動科技服務業加快發展。
(二)完善科技服務業發展政策保障。加快落實國家、省支持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完善全市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和促進科技有效支撐產業、民生、生態發展的政策體系。進一步細化出臺科技服務業發展的配套政策,加大對創業載體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引進培養等的政策支持力度。
(三)健全科技服務業發展制度保障。完善科技服務資源共享機制,加強科技服務機構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和激勵機制,推動資源共享市場化。完善科技服務質量評價機制,建立科技服務機構信用檔案,提升科技服務質量。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專利制度在促進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中的作用。完善科技服務業風險防范機制,明確科技服務的范圍、權利、義務,加強政府宏觀調控,調動科技服務各方參與的積極性。
(四)拓寬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資金渠道。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在各類科技計劃中,加強對科技服務業科技項目的引導和扶持。創新財政支持方式,積極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后補助”等方式支持科技服務業發展。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科技服務業領域。拓展科技服務企業融資渠道,引導銀行信貸、創業投資、資本市場等加大對科技服務企業的支持。
(五)完善科技服務業人才培養體系。積極探索在市內具備條件的高校建立科技服務業學科體系,擴大人才培養規模。積極利用各類人才計劃,引進和培養一批懂技術、懂市場、懂管理的復合型科技服務高端人才。積極開展科技服務人才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水平。完善科技服務業人才評價體系,健全職業資格制度,調動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類人才在科技服務領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淄博市人民政府
2015年12月29日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