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核桃產業發展的意見
2025-06-30 13:49
243人看過
核桃
產業
林業
三門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核桃產業發展的意見(三政[2010]31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工業園管理委員會,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為加快核桃產業發展,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
三門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核桃產業發展的意見
(三政[2010]31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工業園管理委員會,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為加快核桃產業發展,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國土增綠、林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結合實際,現就加快核桃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核桃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廣核桃良種繁育、豐產栽培技術,制定核桃無公害標準化生產規程,逐步實施標準化管理,核桃產業取得了較快發展。截至2009年底,全市核桃栽培面積達37萬畝,年產量(干果)500多萬公斤,居全省首位;良種采穗圃1057畝,核桃育苗面積達4000多畝,年產優質核桃苗近1200萬株,成為全國重要的核桃良種苗木生產基地。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核桃的生態功能、社會功能進一步拓展,產業帶動作用日益顯現,《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發〔2010〕1號)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核桃產業發展已成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手段。各縣(市、區)政府要搶抓機遇,統籌安排,將核桃產業作為農村產業調整、發展綠色經濟、實現增效減排的重要內容,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實現生態環境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使核桃產業成為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采取政策引導、示范帶動、大戶承包、扶持龍頭、集約經營等措施,走良種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道路,形成“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核桃產業化經營體系,逐步做大做強核桃產業,力爭將我市建成中部最大的優質核桃生產基地。
(二)工作目標
計劃到2012年,核桃總面積達到70萬畝;新建技術服務中心6個,培訓10萬人次;新建及改擴建良種采穗圃面積500畝,新增良種穗條生產能力1200萬根;核桃育苗面積達5400畝,年良種生產能力1600萬株;實現核桃產業年產值達3億元以上。
其中,2010年,完成新發展核桃8萬畝,核桃品種改良5萬畝,建成優質核桃育苗基地5000畝。
三、科學編制規劃,合理安排布局
結合《三門峽林業生態市建設規劃(2008-2012年)》和核桃種植資源分布特點以及產業發展基礎和潛力等,由市林業和園林局編制《三門峽市核桃產業發展規劃(2010-2012年)》(以下簡稱《核桃產業規劃》)和核桃產業發展計劃,堅持良種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道路。以崤山為中心區域,確定湖濱區、陜縣、靈寶市陽店鎮、蘇村鄉、川口鄉、五畝鄉、朱陽鎮和盧氏縣沙河鄉、東明鎮、杜關鎮、官道口鎮、范里鎮等地為核桃種植重點區。計劃到2012年底,建成核桃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的鄉(鎮)1個,1萬畝以上的鄉(鎮)5個,建成豐產栽培核桃科技示范園1萬畝。各有關縣(市、區)政府要根據《核桃產業規劃》,按照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原則,編制本地核桃產業發展規劃。
四、加大扶持力度,推進基地建設
(一)重點扶持核桃豐產栽培示范園建設。根據不同核桃品種的適生立地條件,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大力引進優良品種,推廣現有優良品種。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專業大戶和其他組織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村和示范戶,全面推廣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栽培技術。到2012年全市建設面積500畝以上,以核桃豐產栽培技術示范為主的科技示范園10個。
(二)扶持核桃基地建設,促進核桃規模化生產。加強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對核桃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新產品研發和加工技術提供技術支撐,制定和推行種植、修剪、施肥、灌溉、管理等技術標準,實現規范化和科學化種植,對以村為單位新栽植面積在100畝以上的,由市、縣政府給予一定的獎勵。
(三)鼓勵廣大群眾因地制宜發展核桃生產,努力擴大種植面積。對于連片栽植在5畝以上的農戶,由所在縣(市、區)政府按面積給予一定獎勵。
(四)根據核桃基地建設和產業發展情況,研究制定對核桃生產的良種補貼、育苗扶持、品種改良資金補助辦法,增加對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和技術培訓的資金投入。
(五)充分利用各項優惠政策促進核桃產業發展,退耕還林后續產業、林業生態建設等重點工程,要優先考慮核桃產業基地建設,扶持林業大戶發展核桃生產。
五、強化技術培訓,推廣社會化服務
市財政每年安排預算30萬元用于開展“百千萬”核桃栽培技術培訓工程,即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規劃發展核桃產業的縣(市、區)、鄉(鎮)、村三級,培訓100名縣級技術員、1000名鄉級技術員、10000名村技術骨干。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采取集中授課、科技下鄉、召開現場會等形式,開展育苗、栽植、管理等實用技術培訓,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技術推廣和服務網絡,為核桃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大力發展社會化中介服務組織,幫助農戶建立核桃產業協會或核桃產業合作社,充分發揮其“誠信、自律、橋梁、紐帶”作用,為農戶提供生產、銷售等方面的服務。
六、加強組織領導
為加強核桃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經市委同意,市政府研究決定,成立了三門峽市加快核桃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負責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大力支持發展核桃產業,解決核桃產業發展中出現的有關問題。各有關縣(市、區)政府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把加快核桃產業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將任務納入政府年度目標管理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體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各有關縣(市、區)政府縣(市、區)長為第一責任人,分管農業工作的副縣(市、區)長為主要責任人。年底,由市林業和園林部門對各縣(市、區)核桃產業發展責任目標進行嚴格考核。對目標完成較好的單位或個人予以獎勵;對工作開展不力的,要進行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一○年四月三十日
附 件
三門峽市加快核桃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王建勛(市委副書記)
副組長:張建峰(市長助理)
成 員:鄭祿學(市政府辦公室調研員)
王耀文(市委農辦主任)
張建友(市林業和園林局局長)
劉會林(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衛月勝(市科技局黨組書記)
宋 東(市財政局局長)
邵學敏(市農業局局長)
靳躍軍(市水利局局長)
馮志剛(市扶貧開發辦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在市林業和園林局,劉漢良(市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呂梁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核桃產業化發展的意見
呂梁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核桃產業化發展的意見(呂政發[2005]51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精神,全面落實“一主三化”
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
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長政發〔2009〕3號)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是林業建設的一大優勢資源。我市油茶種植歷史悠久,現有油茶林面積達70萬畝,是全省
焦作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金融產業發展的意見
焦作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金融產業發展的意見(焦政〔2016〕22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金融改革發展的一
楚雄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的意見
楚雄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的意見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直有關部門,楚雄開發區管委會:為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發〔2008〕10號)和《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陜南中藥產業發展的意見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陜南中藥產業發展的意見(陜政發[2003]28號2003年8月10日)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ノ?全面振興陜南經濟,充分發揮陜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