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全省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2025-07-01 17:29
227人看過
殘疾人
體系
推進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全省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云政辦發〔2011〕259號)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全省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云政辦發〔2011〕259號)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19號)精神,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加快推進全省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以下簡稱兩個體系)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推進全省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全省各地、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中發〔2008〕7號)及《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云發〔2009〕18號)精神,著力推進全省殘疾人事業發展,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是,由于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全省殘疾人事業基礎較薄弱,殘疾人貧困面大,還存在體系不完備、覆蓋面不廣、城鄉區域差別較大、服務設施和專業人才隊伍匱乏等問題,難以有效解決殘疾人的特殊困難。加快推進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是保障民生、促進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需要,是幫助殘疾人改善基本生活條件、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實現殘疾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根本舉措。各地、各部門要站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切實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推進兩個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把兩個體系建設作為建設開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加大投入、加快推進、務求實效。
二、加快推進全省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的指導原則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原則。根據國辦發〔2010〕19號文件提出的“西部地區要突出重點,優先解決殘疾人的基本生活、就學、就醫等迫切需求”的要求,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重點保障與特殊扶助相結合、一般性制度安排與專項制度安排相結合,將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納入全省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予以優先發展,充分依靠現有公共服務體系和保障制度為殘疾人服務,建立健全法規和政策規章,構建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長效機制。
(二)目標任務。到2015年,建立起殘疾人兩個體系基本框架,使全省殘疾人基本生活和醫療、康復、教育、就業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殘疾人生活狀況進一步改善。到2020年,全省殘疾人兩個體系更加完備,保障水平和服務能力大幅提高,殘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務,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和康復服務,殘疾兒童少年全面普及義務教育,殘疾人文化教育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就業更加充分,參與社會更加廣泛,普遍達到小康水平。
三、加快推進全省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強化教育培訓工作。全面實施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家庭子女免費義務教育;符合借讀條件的殘疾學生,免收借讀費。將特殊教育學校和特教班符合規定條件的學生納入當地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在特殊教育學校職業高中班(含職業高中班)就讀的殘疾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在大專院校就讀、參加自學考試、遠程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完成學業畢業的殘疾人及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可由戶籍所在地政府給予相應助學補貼;各級政府應設立殘疾人教育專項補助經費,逐步實現殘疾人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制度。殘疾人免費參加政府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殘疾人聯合會(簡稱殘聯)舉辦的職業技術培訓。加快發展高中階段特殊教育,有條件的設區的市和特殊教育學校要舉辦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教育學校中符合殘疾人特點、適應社會需要的專業建設,逐步擴大招生規模。
(二)提升康復服務水平。將白內障復明手術、精神病用藥等基本康復醫療項目逐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范圍。建立健全包括殘疾人社工師、康復治療師、殘疾人護理師、手語盲文譯員等殘疾人服務專業技術職稱系列。建立健全出生缺陷與殘疾監測網絡,完善出生缺陷監測和0-6歲殘疾兒童監測方案;做好預防接種、婦幼衛生、環境衛生、飲水衛生、慢性病防治、社區康復工作和補碘工作。各級政府要采取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的措施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興辦殘疾人康復機構,鼓勵發展精神殘疾和智力殘疾工療站、殘疾兒童日托站等福利設施。將殘疾人康復服務納入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著力解決農村及邊遠地區貧困殘疾人康復難的突出問題;有條件的地區可建立殘疾人居家服務補貼制度。認真實施養育、康復、教育、就業、住房相配套的孤殘兒童綜合性福利政策。
(三)改善公共服務環境。將難以就業的殘疾人列入就業困難人員范圍,提供就業援助;各級財政應在每年預算中安排殘疾人就業培訓和服務專項資金。將農村殘疾人危房改造計劃納入農村危房改造項目,對農村貧困殘疾人無房戶、危房戶實行“有一改一”,確保殘疾人住有所居。進一步完善殘疾人扶貧基地扶持政策,凡具有一定規模、安置殘疾人就業和帶動殘疾人脫貧致富成效明顯,被列入省、州(市)、縣(市、區)級殘疾人扶貧示范基地的,依照同級農業龍頭企業的優惠政策給予扶持。利用財政扶貧開發資金實施的特定扶貧開發項目應確定適當的殘疾人扶貧比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對用于扶持貧困殘疾人的項目實行單列、資金實行單獨統計,并對實施效果進行專項評估。有關部門應為殘疾人參加選舉提供便利,有條件的要為盲人提供盲文選票。適當放寬殘疾人受援條件和援救范圍,做好殘疾人法律服務、援助和司法救助。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完善我省無障礙建設和管理等政策,加快推進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區和公園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有條件的城市要逐步開辟無障礙公交線路;有條件的大型、重點公共場所和風景區、公園的主要景點應設立盲文簡介和盲人手摸模型。
(四)保障社會福利待遇。認真落實《云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和《云南省殘疾人優待規定》的優惠和扶助政策。切實執行殘疾人服務領域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完善行業管理政策,建立健全殘疾人服務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考試、認證、評價體系,制定行業管理規范標準。對各類企業招用殘疾人員,按照規定給予繳費補助。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為殘疾職工辦理補充養老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并逐步增加工傷保險職業康復項目,所需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對社區殘疾人康復醫療福利設施的建設、改造及經營管理費用,當地財政應給予適當補貼,稅務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減免稅收。支持各類公辦或民辦敬老院、養老院、療養院等公益機構將智障人和重度殘疾人納入服務對象;鼓勵各類組織、企業、個人建設殘疾人服務設施,興辦殘疾人福利機構;將農村五保供養的殘疾人、城市三無殘疾人優先納入城鄉社會福利機構集中供養,上述措施具體補貼辦法由當地政府制定。各級政府應當建立針對城鎮就業和靈活就業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養老保險補貼機制。
四、推動全省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各項工作落實
(一)統籌規劃,強化監督。各地、有關部門要切實將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行動計劃、有關專項規劃和年度計劃,納入政府及部門目標責任制管理。在編制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要突出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各級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要切實加強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確保殘疾人兩個體系建作扎實有效開展。各級殘疾人組織要及時掌握和反映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方面的困難與需求,積極主動會同和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各項政策措施。
(二)因地制宜,加大投入。經濟欠發達地區要優先解決殘疾人的基本生活、就學、就醫等迫切需求;經濟中等發達地區要努力縮小殘疾人社會保障服務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經濟發展較好地區要努力實現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制度化、專業化、標準化。完善農村殘疾人保障制度和服務設施,推進城鄉殘疾人社會保障一體化和服務均等化。各地、有關部門要建立財政資金投入穩定增長的保障機制,并通過加大彩票公益金投入等方式,為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三)整合資源,加強宣傳。各地要在充分整合利用社會資源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殘疾人特殊教育學校和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加強殘疾人基礎設施建設、使用和管理,并逐步向鄉(鎮)延伸,為廣大殘疾人提供優質服務。建立完善以殘疾人基本信息數據為基礎、保障和服務信息為主要內容的信息服務管理網絡。充分調動各種宣傳資源,運用各種宣傳方式,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對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關心扶持,宣傳加快推進殘疾人兩個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先進典型和新經驗、新成效,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扶殘助殘活動,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評論
相關法律條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