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交警進行責任劃分標準是什么以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比例,肇事逃逸是如何認定的是怎樣規定的吧~
一、交警進行責任劃分標準是什么
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造成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存在過錯的嚴重程度。
1、一方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交通事故的,該當事人應當負全部責任:
(1)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如闖紅燈、逆行、超速等明顯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
(2)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動、證據滅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
(3)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
2、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1)主要責任:當事人的行為在事故發生中起主要作用,過錯較為嚴重。例如,在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未讓右方道路的來車先行,且速度較快,對事故的發生起到了關鍵作用。
(2)同等責任:各方當事人的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程度相當。比如,兩車在路口均未減速慢行,發生碰撞,難以確定哪一方的過錯更為嚴重,通常會認定為同等責任。
(3)次要責任:當事人的行為在事故發生中起次要作用,過錯相對較輕。例如,一方車輛在正常行駛過程中,另一方車輛因疏忽大意未保持安全車距而追尾,追尾方通常承擔主要責任,被追尾方可能承擔次要責任。

(圖片來源網絡,聯系侵刪)
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比例是怎樣規定的
1、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
(1)全部責任: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交通事故的,該方承擔 100% 的賠償責任。
(2)主要責任與次要責任:一般來說,主責方承擔 70% 的賠償責任,次責方承擔 30% 的賠償責任。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涉及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導致事故的主責方,可能承擔的賠償比例會更高。
(3)同等責任:雙方的過錯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及過錯程度基本相當,那么雙方各自承擔 50% 的賠償責任。
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
(1)機動車一方全部責任:如果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由機動車一方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2)機動車一方主要責任:機動車一方承擔 80% 的賠償責任,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承擔 20% 的責任。不過,如果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會根據其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
(3)同等責任:機動車一方承擔 60% 的賠償責任,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承擔 40% 的責任。
(4)機動車一方次要責任:機動車一方承擔 40% 的賠償責任,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承擔 60% 的責任。
(5)機動車一方無責任:如果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不是這種故意行為,機動車一方即使無過錯,也要承擔不超過 10% 的賠償責任。

(圖片來源網絡,聯系侵刪)
三、交通肇事逃逸是如何認定的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等。
上述就是詢律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的關于交警進行責任劃分標準是什么以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比例是怎樣規定、交通肇事逃逸是如何認定的的的解答,有任何法律問題可以關注在線咨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