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不卡-日韩免费高清专区-久久久久亚州aⅤ无码专区首-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我的位置: 首頁 > 法律條文> 民商法類 > 建設部關于《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制度》試行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的通知

建設部關于《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制度》試行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的通知

建設部關于《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制度》試行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的通知(建綜函[2005]260號)各省、自治區建設廳,直轄市建委、江蘇、山東省建管局,國務院有關部門建設司
建設部關于《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制度》試行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的通知
(建綜函[2005]260號)
各省、自治區建設廳,直轄市建委、江蘇、山東省建管局,國務院有關部門建設司、解放軍總后營房部、國資委管理的有關企業: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做好國民經濟運行狀況分析的要求,及時掌握建設領域經濟運行分析所必需的基本數據,建立正常有序的工作制度,經國家統計局同意,我部建立了《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制度》(以下簡稱“快速調查制度”),自2004年7月起試行一年。最近,經商國家統計局決定,繼續執行“快速調查制度”2年。為進一步做好此項工作,現將一年來的試行情況及下一步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快速調查制度”試行情況
“快速調查制度”試行一年來,總體情況良好,對正確分析建設領域經濟運行態勢和科學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持。2004年10月,我部印發了《關于布置<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制度(試行)>有關工作的通知》,組織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中央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以下簡稱“各單位”)集中學習“快速調查制度”,落實任務,明確要求。各地區、各單位積極行動,迅速組織本地區(或單位)學習“快速調查制度”,布置工作任務。廣大基層企業及時、準確做好日常填報工作,推動了建筑業快速調查工作的開展。
“快速調查制度” 實行由企業直接從網上填報報表方式。2004年11月第一次上報,全國企業報送率達到78%,去年全國有22個省(區、市)和15個中央單位的報送率保持在80%左右,這些地區和單位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西、海南、貴州、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信息產業部綜合規劃司、民航總局機場司、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中國葛洲壩水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中國有色礦業建設集團、中國地質工程集團公司。今年以來全國有8個省市和11個中央單位的報送率保持在80%左右,這些地區和單位是:天津、河北、浙江、安徽、廣西、海南、貴州、新疆、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交通部水運司、中國葛洲壩水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化學工程總公司、中國冶金建設集團、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機械裝備集團公司。希望以上單位再接再厲繼續做好“快速調查制度”的上報工作。
快速調查工作雖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有個別地區及單位對此項工作重視不夠,沒有將工作任務落到實處,有些地區和單位工作松懈致使報送率下降,甚至有的地區或單位的企業均沒有上報報表,影響了對掌握建設領域經濟運行分析所必需數據的完整性。希望這些地區和單位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采取切實措施,做好組織落實和報表督報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組織與實施:“快速調查制度”由我部綜合財務司統一組織實施,具體工作委托中國建筑業協會統計專業委員會負責。
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各有關部門(或中央單位)負責組織實施本地區內或所管理的特級、一級建筑企業的快速調查工作,并負責督報與數據審核事宜。
依照統計法有關規定,“快速調查制度”是國家統計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單位必須認真貫徹執行,組織落實好建筑業企業的調查與報表填報工作,確保按時上報報表。如有拒報,應責成主管部門直接對有關人員追究失職責任。
(二)調查原則及內容:快速調查表中各項指標的含義、計算方法及核算原則均按國家統計局現行規定執行,切實做到“不重不漏”。快速調查表主要調查建筑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經濟指標,包括企業概況、生產情況和財務狀況等。
(三)調查范圍:全國具有特級和一級資質等級的城鄉各種經濟類型的建筑業企業。以具有特級、一級資質的法人單位為填報對象。集團公司下如有多個特級、一級資質的法人單位,各個特級、一級資質的法人單位均為統計對象,應分別填報快速調查表。
特級、一級資質的集團公司如本部有經營實體,應填報“快速調查”表中的建施101表和建施快01表;如無經營實體,只需一次性填報“快速調查”表中的建施101表。
主項資質為不分等級的公路交通工程、水上交通管制、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特種專業工程的專業承包企業不填報快速調查表。
(四)報送時間:根據我部經濟分析工作需要,在國家統計局批準實行“快速調查制度”的有效期內。將報表的報送時間調整為月后22日前(遇節假日不順延)。
(五)報送要求:“快速調查制度”實行統一的統計分類標準編碼,各建筑業企業及有關部門必須嚴格執行。表中“企業利潤總額”和“工程結算利潤”兩項指標的關系調整為并列關系。報表中的其他事項和報表的組織實施工作仍按建綜[2004]181號和建綜統函[2004]105號文件的規定執行。“快速調查表”的填報均由企業在網上直接完成。企業可直接登錄建設部網站(網址:http://www.cin.gov.cn)點擊“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網上申報系統”錄入數據,也可通過建設部網站點擊中國建筑業協會統計專業委員會的網頁錄入數據。新增加的企業可從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中央管理部門處免費獲得上網密碼。
(六)其他有關問題:如各單位對“快速調查制度”的指標設計有個性化要求,應在保證完成“快速調查”任務的前提下,與當地統計部門共同協商解決。
為保護企業商業秘密,報送系統對特級、一級企業(含上市公司)所填報數據,均進行了安全技術處理。企業除自身數據外,相互之間不能橫向查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中央單位可查閱所管理企業的數據。
報表執行中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
聯系人:建設部綜合財務司統計處 程 飛
電 話:010-58933265,58934523;傳真:58933303
中國建筑業協會統計專業委員會 陸 健、徐建華
電 話:010-58933771、58934428。
附件:1.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制度
2.國家統計局關于對城市建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制度和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制度審批意見的函(國統函[2005]138號)(略)
3.《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制度》(試行)上報情況匯總表(略)
4.本地區(單位)上報情況匯總表(略)
2005年9月1日
附件1:
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制定 二○○五年七月)
一、總說明
(一)調查目的:為落實國務院關于做好國民經濟運行狀況分析的指示精神;有效防范建筑業行業突發事件,保障對重大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有可靠、科學的依據;切實履行建設部門的職責,建立有序的工作制度,特制定本月度快速調查制度(下稱“快速調查制度”)。
(二)調查內容:月度建筑業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經濟指標包括:企業概況、生產情況、財務狀況等。
(三)調查范圍:本表由具有特級和一級資質等級的城鄉各種經濟類型的建筑業企業填報。
(四)組織與實施:本“快速調查制度”,經國家統計局批準,由建設部綜合財務司統一布置,并委托中國建筑業協會統計專業委員會(簡稱統專會)具體承辦。
(五)報送要求:本表為月度快報,報送時間為月后22日前;報送方式為網上直接報送,數據發至建設部網站,建設部網址:http://www.cin.gov.cn。
(六)考慮到“快速調查制度”的時效性,各企業報送的數據,尤其是財務部分,均按企業確定的數據或預計數上報。企業報送的月度數據不作為考核的依據。但應堅持嚴肅認真的態度,不得虛報、瞞報。
(七)本“快速調查制度”實行統一的統計分類標準編碼,各建筑業企業及有關部門必須嚴格執行。
(八)本“快速調查制度”以“千元”和“平方米”為計量單位的指標,均不保留小數。
(九)本報表制度由建設部負責解釋。
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表

表 號:建 施 快 0 1 表

制表機關:建 設 部
法人單位名稱:
批準機關:國 家 統 計 局
法人單位代碼:










批準文號:國統函[2005]138號
200 年 月
有效期至:2 0 0 7 年 7 月

指標名稱
代碼
計量單位
年初至本月
底止累計
上年同期累計




1
2
一、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
01
千元



二、建筑業總產值
02
千元



三、房屋建筑施工面積
03
平方米



四、房屋建筑竣工面積
04
平方米



五、企業總收入
05
千元



其中:工程結算收入
06
千元



六、企業利潤總額
07
千元



七、工程結算利潤
08
千元



八、應收工程款
09
千元



其中:竣工工程
10
千元



單位負責人: 統計負責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200 年 月 日
說明:1、本表由具有特級和一級資質等級的城鄉各種經濟類型的建筑業企業填報。
2、本表為月度快報,報送時間為月后22日前。
3、報送方式為網上直接報送,數據發至建設部網站,可直接登錄建設部網站(網址:http://www.cin.gov.cn)點擊“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網上申報系統”錄入數據。
二、調查表式
建筑業企業基本情況
表 號:建 施 1 0 1 表
制表機關:建 設 部
批準機關:國 家 統 計 局
批準文號:國統函[2005]138 號
200 年 有效期至:2 0 0 7 年 7 月
01法人單位代碼


05單位所在地及行政區劃
省(自治區、直轄市) 地區(市、州、盟) 縣(區、市、旗) 鄉(鎮) 街(村)、門牌號02法人單位名稱:
03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04企業資質證書編號

行政區劃代碼
06通訊號碼13開業(成立)時間
19控股情況
1.國有絕對控股
2.國有相對控股
9.其它

郵政編碼


電話號碼 分機號: 月
傳真號碼 分機號:
電子信箱
07行業類別
網 址:
18登記注冊類型
100內資企業
110國有企業
120集體企業
130股份合作企業
140聯營企業
141國有聯營企業
142集體聯營企業
143國有與集體聯營企業
149其他聯營企業
150有限責任公司
151國有獨資公司
159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160股份有限公司
170私營企業
171私營獨資企業
172私營合伙企業
173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174私營股份有限公司
190其他企業
200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210與港澳臺商合資經營企業
220與港澳臺商合作經營企業
230港澳臺商獨資經營企業
240 港澳臺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300外商投資企業
310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320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330外資企業
340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09隸屬關系20從業人員數(人)
10中央
20省
40市、區
60縣
61街道
62鎮
63鄉
71居委會
72村委會
90其他

合 計
十萬












21.企業資產情況

百億
十億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元
千元
1.企業實收資本








國家資本








集體資本








法人資本








個人資本








港澳臺資本







外商資本
(不包括港澳臺資本)








2.年末資產合計

百億
十億

千萬
百萬
十萬
萬元
千元








國別(地區)名稱及代碼
(請填寫一到三個主要外資來源國或地區)
漢字名稱 代碼
1




2




3




單位負責人: 統計負責人: 填表人: 報出日期:200 年 月 日
三、填表說明及主要指標解釋
(一)建筑業企業基本情況表(建施101表)
本表為一次性調查表,企業情況發生變化時需重新填報。填報本“快速調查”表的建筑業企業,應按照統一布置的“法人單位基本情況表”(即J101-1表)要求,提供企業基本情況。報送的主要內容有:
01.法人單位代碼: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編制規則》(GB11714-1997),由組織機構代碼登記主管部門給每個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社會團體頒發的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法定代碼。
法人單位代碼由八位無屬性的數字和一位檢驗碼組成。在填寫時,要按照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上的代碼填寫。
02.法人單位名稱:即經有關部門批準正式使用的單位全稱,與單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稱完全一致。
03.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和職務:即依照法律或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
04.企業資質證書編號:指根據建設部2001年《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申請并授予的資質等級證書的編號。
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編號由16位代碼組成,分主碼(14位)及副碼(2位)二個部分。本調查表只要求填寫主碼,應按照已批準的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上的代碼填寫。
05.單位所在地及行政區劃代碼:即為單位實際所處的詳細地址及行政區劃代碼等。分三部分填寫:
第一部分:單位實際所在地的詳細地址。寫明單位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市、州、盟)、縣(區、市、旗)、鄉(鎮)以及具體街(村)的名稱和門牌號碼,不能填寫通訊號碼或通訊信箱號碼。
第二部分:單位歸屬的街道辦事處、居委會或村委會。位于城市內的單位填寫所在街道辦事處及居委會的名稱;位于農村的單位填寫所在村委會的名稱。
第三部分:行政區劃代碼。
06.通訊情況:包括電話號碼、郵政編碼以及電子信箱和網址。
07.行業類別:是根據本單位從事的社會經濟活動性質對各類單位進行分類。行業代碼以本單位從事的主要業務活動,比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建筑業中的小類填寫,即四位小類碼。
09.隸屬關系:指本單位隸屬于哪一級行政管理單位,按照國家標準《單位隸屬代碼》(GB/T12040-1997)分為:中央、省、市(地區)、縣、街道、鎮、鄉、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其他。
填寫隸屬關系時,注意以下幾點:
1、中央與地方雙重領導的單位,以領導為主的一方來劃分中央屬或地方屬。
2、中央人民解放軍各總部、各軍兵種、各大軍區及集體軍辦的國有單位,劃為中央屬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軍區辦的國有單位,劃為省(自治區、直轄市)屬單位。
3、鄉改鎮的原鄉辦企業(單位),如果還隸屬于鄉鎮企業局管理,該企業(單位)的隸屬關系仍應填“鄉”。
4、無主管部門的單位、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辦事機構所開辦的第三產業等單位填“其他”。隸屬于“中央”的單位興辦的集體企業,隸屬關系也填“其他”。
13.開業(成立)時間:
1、解放前成立的單位填寫最早開工或成立的年月;
2、解放后成立的單位填寫領取營業執照的時間(如開業年月早于領取營業執照的時間,填寫最早開業年月);
3、合并或兼并的企業,按合并前主要企業領取營業執照的時間(或最早開業的時間)填寫;
4、分立企業按分立后各自領取營業執照(或獨立開業)的時間填寫;
5、與外方(含港、澳、臺)合資的企業,按領取合資企業營業執照的時間填寫。
18.登記注冊類型:企業或生產經營性活動單位的登記注冊類型,按其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類型填寫。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的登記注冊類型,按其主要經費來源和管理方式,根據實際情況,比照《企業登記注冊類型與代碼》確定。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企業(單位)登記注冊的類型分為以下幾種:
(1)國有企業 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不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
(2)集體企業 指企業資產歸集體所有,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經濟組織。
(3)股份合作企業 指以合作制為基礎,由企業職工共同出資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會資產投資組建,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共同勞動,民主管理,按勞分配與按股分紅相結合的一種集體經濟組織。
(4)聯營企業 兩個及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法人或事業單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則,共同投資組成的經濟組織稱為聯營企業。聯營企業包括國有聯營企業、集體聯營企業、國有與集體聯營企業和其他聯營企業。
國有聯營企業 指所有聯營單位均為國有。
集體聯營企業 指所有聯營單位均為集體。
國有與集體聯營企業 指聯營單位既有國有也有集體。
其他聯營企業 指上述三種聯營企業之外的其他聯營形式的企業。
(5)有限責任公司 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由兩個以上,五十個以下的股東共同出資,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經濟組織稱為有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分為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國有獨資公司 指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或者國家授權的部門單獨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指國有獨資公司以外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6)股份有限公司 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其全部注冊資本由等額股份構成并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經濟組織。
(7)私營企業 指由自然人投資設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營利性經濟組織稱為私營企業。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以及《個人獨資企業法》規定登記注冊的私營獨資企業、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私營股份有限公司、私營合伙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
私營獨資企業 指按《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的規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資經營,以雇傭勞動為基礎,投資者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 指按《個人獨資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管理辦法》的規定,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個人獨資企業填表時歸入私營獨資企業。
私營合伙企業 指按《合伙企業法》或《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的規定,由兩個以上自然人按照協議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負盈虧,以雇傭勞動為基礎,對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企業。
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指按《公司法》、《私營企業暫行條例》的規定,由兩個以上自然人投資或由單個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
私營股份有限公司 指按《公司法》的規定,由五個以上自然人投資,或單個自然人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8)其他內資企業 指上述第(1)條至第(7)條之外的其他內資經濟組織。
(9)與港澳臺商合資經營企業 指港澳臺地區投資者與內地的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按合同規定的比例投資成立,分享利潤和分擔風險的企業。
(10)與港澳臺商合作經營企業 指港澳臺地區投資者與內地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約定進行投資或提供條件設立,分配利潤、分擔風險和虧損的企業。
(11)港澳臺商獨資經營企業 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在內地設立的由港澳臺地區投資者在內全額投資設立的企業。
(12)港澳臺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外經貿部批準設立,并且其中港、澳、臺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達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港、澳、臺商的股本占公司的注冊資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屬于內資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13)中外合資經營企業 指外國企業或外國人與中國內地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按合同規定的比例投資成立,分享利潤和分擔風險的企業。
(14)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指外國企業或外人與中國內地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作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依照合作合同的約定進行投資或提供條件設立,分配利潤、分擔風險和虧損的企業。
(15)外資企業 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在中國內地設立的由外國投資者全額投資設立的企業。
(16)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外經貿部批準設立,并且其中外資的股本占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達25%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凡其中外資股本占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屬于內資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19.控股情況
1、國有絕對控股 指在企業的全部資本中,國家資本(股本)所占比例大于50%的企業。
登記注冊類型為“國有”、“國有聯營”和“國有獨資公司”的企業必須選填此項。
2、國有相對控股(含協議控制) 指在企業的全部資本中,國家資本(股本)所占的比例雖未大于50%,但相對大于企業中的其他經濟成分所占比例的企業(相對控制);或者雖不大于其他經濟成分,但根據協議規定,由國家擁有實際控制權的企業(協議控制)。
3、其他 指除以上兩種情況以外的企業法人。
20.從業人員數 指在本單位工作,取得工資或其他形式的勞動報酬的人員。包括;在崗職工、再就業的離退休人員、民辦教師以及在各單位工作中工作的外方人員和港澳臺方人員、兼職人員、借用的外單位人員和第二職業者。不包括離開本單位仍保留勞動關系的職工。
21.企業資產情況
1、企業實收資本 指企業實際收到的投資人投入的資本。按投資主體分為六種:
①國家資本 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政府部門或機構以國有資產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不論企業的資本是哪個政府部門或機構投入的,只要是以國家資本進行投資的,均作為國家資本。
②集體資本 指由本企業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和集體企業聯合經濟組織范圍內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資產投入形成的資本金。
③法人資本 指其他法人單位投入本企業的資本。
④個人資本 指社會個人或者本企業內部職工以個人合法財產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
⑤港澳臺資本 指我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的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
⑥外商資本 指外國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
企業在填寫實收資本數據時,應根據會計“資產負債表”中“實收資本”項的期末數及有關明細帳填寫。
企業實收資本中含有港澳臺資本或外商資本時,要注明主要資金來源國或地區名稱。投資國別(地區)代碼由企業所在地普查機構參照統一下發的“國別(地區)統計代碼”填寫。
2.資產總計 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資產按其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他資產。該指標根據企業會計“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總計”項目的期末數填寫。
(二)建筑業企業主要指標月度快速調查表
1、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是指建筑業企業在報告期內同建設單位(業主)直接新簽定的各種國內工程合同的總價款,不包括與其他建筑業企業新簽的分包合同額。
2、建筑業總產值:是以貨幣表現的建筑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建筑業產品和服務的總和。包括建筑工程產值、安裝工程產值和其他產值三個部分內容。
3、房屋建筑施工面積:是指報告期內施過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積,它包括本期新開工的房屋建筑面積、上期跨入本期繼續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積、上期停、緩建在本期恢復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積、本期竣工的房屋建筑面積以及本期施工后又停緩建的房屋建筑面積。
4、房屋建筑竣工面積:是指報告期內房屋建筑按照設計要求已全部完工,達到了使用條件,經檢查驗收鑒定合格的房屋建筑面積。
5、企業總收入:是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通過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等取得的收入。包括工程結算收入、產品銷售收入、勞務作業收入、材料銷售收入、對外承包工程收入、其他銷售收入、多種經營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企業總收入分為主營業務(工程結算)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企業總收入=工程結算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6、其中工程結算收入:是指本企業承包工程實現的工程價款結算收入以及向發包單位收取的除工程價款以外按規定列作營業收入的各種款項,如臨時設施費、勞動保險費、施工機構調遷費等以及向發包單位收取的各種索賠款。本項根據“損益表”中“工程結算收入”項的本報告期期末本年累計數填列。
7、企業利潤總額:是指企業報告期內實現的利潤。虧損以“-”號表示。本項根據“損益表”中“利潤總額”項的本報告期期末數填列。其計算公式為: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8、工程結算利潤:指建筑業企業在報告期內,已結算工程實現的利潤。其計算公式為:
工程結算利潤=工程結算收入-工程結算成本-工程結算稅金及附加
本項根據“損益表”中“工程結算利潤”項的本報告期期末本年累計數填列(虧損以“-”號表示)。
9、應收工程款:是指建筑業企業在報告期末應向發包單位收取,而發包單位未支付的工程款的累計數,取自會計科目“應收帳款”中的明細科目“應收工程款”。
10、其中:竣工工程:是指建筑業企業在報告期末已完成施工任務,單位工程已全部竣工后,應向發包單位收取而未收取的工程款。

評論

過眼囩煙

近五年國家投資一萬億,建筑企業產業上報估計不少于三萬億。

10分鐘前

不再將就

這些打分人為因素太濃,無法具體量化,沒實際意義

20分鐘前

主宰宇宙

0528

8小時

渲染、落寞

0528

1天前

這樣有何不妥。

333

10天前

相關法律條文

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試行)》的通知 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試行)》的通知(教督[2008]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教育督導室:《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于調查煤炭生產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情況的通知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于調查煤炭生產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情況的通知(煤安監司辦字[2004]42號)各煤礦安全監察局及北京、xx兵團煤礦安全監察辦事處,有關省、自治區負責煤礦安全監察工

律師最新回復

我是律師

 

律所合作請聯系客服

服務時間 9:00-18:00

400-600-7222

詢律網公眾號

詢律網公眾號

案源信息早知道

詢律網APP

詢律網APP

快捷回復咨詢

友情鏈接(權重2+QQ:3425826150):

備案號:湘ICP備2021010099號-1 經營許可證編號:湘B2-20210501 投訴舉報:xunlv1688@163.com

Powered by 詢律網 Copyright © 長沙詢律網絡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湘江財富中心FFC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轉載網絡上的公開信息,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若內容存在侵權或錯誤,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將他刪除。
現在整個網絡流量生態,網站訪問占比極低,本站訪問量更是不值得一提,本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沒關閉只是基于情懷。
有一些不良律師或不要臉的企業,在不告知我們的情況下,非法采證,惡意起訴,我們將奉陪到底。再一次聲明,本站收到的所有侵權申訴均會在不超過兩個工作日處理,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