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磕磕絆絆,而涉及到經濟賠償的問題更是讓人心煩意亂。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兩個常見的賠償話題:造成公司經濟損失怎么賠償?被公司開除又該如何賠償?
在工作過程中,如果因為我們的失誤給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很多人都會心里一緊,擔心自己要承擔巨額賠償。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 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1、過錯程度:并非所有的失誤都要全額賠償。如果是一般過失,比如偶爾的小疏忽,可能承擔較小比例的賠償責任;但若是故意或重大過失,像惡意破壞公司財物、泄露公司重要商業機密等,那可能就要承擔較大比例甚至全額賠償。
2、損失的因果關系:必須明確是員工的行為直接導致了公司的經濟損失。如果公司本身存在管理漏洞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員工賠償責任的認定。
1、一次性賠償:在雙方協商一致或者公司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員工可以一次性支付賠償款。
2、分期賠償:如果一次性賠償金額過大,員工難以承受,可與公司協商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部分,按照前面提到的扣除比例執行。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被公司開除,這無疑是職場中的一個重大打擊。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需要了解自己是否能獲得賠償以及如何獲得賠償。
1、員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比如多次曠工、違反職業道德、觸犯法律法規等。公司在制定規章制度時,只要符合法定程序,且內容合理合法,員工一旦違反嚴重的規定,被開除是沒有經濟賠償的。
2、試用期不符合錄用條件:在試用期內,公司需要明確告知員工錄用條件,若員工不能達到要求,公司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且不支付賠償。
(1)如果公司沒有合法的理由開除員工,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此時,員工可以獲得經濟賠償金。經濟賠償金是經濟補償金的兩倍。
(2)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方式為: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3)這里的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1、協商:被開除后,首先可以嘗試與公司進行友好協商,溝通賠償事宜。很多時候,通過協商可以快速解決問題,節省雙方的時間和精力。
2、勞動仲裁:若協商不成,員工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需要準備好相關證據,如勞動合同、工資條、考勤記錄、開除通知等,以證明自己與公司的勞動關系以及公司的違法開除行為。
3、訴訟:如果對仲裁結果不滿意,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以上就是詢律網小編整理的造成公司經濟損失怎么賠償? 被公司開除如何賠償?相關法律知識。如有法律上問題,可關注咨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