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工人的職場生涯里,主動離職是個常見又復雜的事兒。好多人都糾結,主動走人,公司到底有沒有責任,要不要給咱賠償?今天就把這事兒嘮明白。
通常來說,如果員工因為個人原因,比如找到了更好的發展機會、家庭因素需要換城市生活,或者單純想休息一段時間等,主動向公司提出離職,這種情況下公司是沒有責任給員工賠償的。這就好比你決定要出門旅行,是自己的主意,和別人沒啥關系。
比如小李,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他收到了一家心儀大廠的 offer,發展空間和薪資都更誘人,于是他向現公司提出離職。這種基于個人職業發展做出的主動離職決定,公司不需要給予任何賠償。
要是員工符合上述公司存在過錯的情況,主動離職想獲得賠償,可以這樣做:
1、收集證據:比如勞動合同、工資條、考勤記錄、與公司溝通的聊天記錄、郵件等,證明公司存在過錯。像前面提到的小王,他就可以收集公司不提供勞動保護用品的照片、與領導溝通安全問題的聊天記錄等。
2、與公司協商:先嘗試和公司友好協商賠償事宜,也許公司認識到錯誤后愿意賠償。比如小趙可以找公司領導,說明公司拖欠工資的情況,要求公司支付拖欠工資以及相應的賠償。
3、申請勞動仲裁:如果協商不成,員工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準備好相關證據材料,按照仲裁流程進行。
4、提起訴訟:要是對仲裁結果不滿意,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然而,并不是所有主動離職公司都不用賠償。要是公司存在這些過錯,員工主動離職也能拿到賠償。
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是保障員工正常工作的基礎。要是公司連這個都做不到,員工當然有權離職并要求賠償。比如,小王在一家建筑公司做施工員,合同里明確規定公司要為他提供安全帽、安全繩等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但公司一直沒給,施工現場也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小王多次反映無果后,主動離職,這種情況下公司就需要給予賠償。
工資是咱打工人的生活保障,公司要是不按時、足額發工資,那可不行。小趙在一家小型貿易公司上班,公司經常以各種理由拖欠工資,有時甚至拖延兩三個月。小趙多次催要無果,無奈之下主動離職。這種由于公司拖欠工資導致員工主動離職的,公司必須承擔賠償責任。
繳納社保是公司的法定義務。如果公司沒給員工交社保,員工主動離職時可以要求賠償。小張在一家餐飲企業工作,入職后發現公司一直沒給他繳納社保,他與公司溝通后,公司仍未解決。小張因此主動離職,公司同樣要對小張進行賠償。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
有些公司的規章制度可能不合理甚至違法。比如,有的公司規定員工遲到一次就扣除當月全部績效獎金,這種規定明顯不合理,損害了員工權益。如果員工因為這類不合理的規章制度主動離職,公司也需承擔責任。

(圖片來源于網絡,聯系侵刪)
以上就是詢律網小編整理的主動離職公司是否有責任、用人單位需要給予賠償嗎?相關法律知識。如有法律上問題,可關注咨詢~
評論